close

血管性失智症僅次於阿茲海默失智症,是高居第二常見的失智症病因,台北榮總神經內科李怡慧醫師指出,不同於神經退化性的阿茲海默失智症,血管狹窄或阻塞所引起的認知障礙可以早期預防治療。頸動脈狹窄可以透過超音波診斷,至於選擇藥物、支架或內膜剝離手術,須視個Acuum Powder Auto Weighing System案病情而定。
依據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,以及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估算,台灣失智症與輕度認知障礙人口將近二十二萬人,佔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的八%。而六十五歲以上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,且有每五歲盛行率倍增之趨勢,至八十歲以上盛行率已超過十%。雖然失智症診斷已大幅進步,但療效仍不理想,關鍵是要把握在輕度認知障礙前及早預防治療。
李怡慧醫師表示,頸動脈是供應大腦血流最重要的大血管,嚴重的頸動脈狹窄程度達七十%以上,容易發生動脈斑塊的剝落或腦供血不足,造成同側下游的缺血性腦中風。即使嚴重頸動脈狹窄尚未造成症狀性中風,臨床研究指出,許多病人表現出認知功能的退化。
醫師進一步指出,腦血管超音波可以快速診斷頸動脈狹窄,輕度狹窄CO2雷射切雕機以抗血栓的藥物治療為主,並且要控制各種血管性危險因子。若嚴重頸動脈狹窄達七十%以上則考慮接受介入性治療,如頸動脈支架置放術或頸動脈內膜剝除術。病患接受介入性治療的效益與風險需個別考量,有經驗的醫療團隊可降低手術風險。治療成功後除了能預防中風,還可能改善頭暈與短期記憶力,增進生活品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zaleapizz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